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考試
《新聞基礎》課程考試大綱
本考試大綱以教育部《中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》為指導,結合我省中職學?!缎侣劵A》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而制定。
Ⅰ. 考試目標與要求
《新聞基礎》課程主要考查學生對《新聞基礎》課程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況,同時兼顧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分析、解決問題的能力,能達到職業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。考試目標與要求如下:
1.了解層次:要求對某一概念、知識內容,能夠準確再認、再現,具有初步識別、辨認事實或正確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征的能力,即知道“是什么”。
2.理解層次:要求對某一概念、知識內容,在了解基礎上,能夠深刻領會相關知識、原理、方法,并借此解釋、推斷、分析現象,辨明正誤,即明白“為什么”。
3.掌握層次:要求能夠靈活運用相關原理、法則和方法,綜合分析、解決實際問題,進行總結論述,與已有技能建立聯系,即清楚“怎么辦”。
Ⅱ.考試范圍與考核要求
本考試的范圍為新聞學概論、新聞采訪、新聞寫作、新聞工作者從業素養四大部分,具體內容與要求如下:
考 試 內 容 | 考核目標 | 說明 |
新聞學概論 | 新聞傳播的起源、過程 | A/B | (一)了解新聞傳播的起源,能夠用不同歷史階段的新聞活動分析人類從事新聞傳播活動的目的。 (二)明確新聞的本質。 (三)了解親身傳播、大眾傳播、群體傳播的基本形式和特點。 |
新聞 | A/B | (一)了解新聞的基本特點和定義。 (二)了解新聞五要素。 (三)明確新聞本源。 (四)了解不同類型的新聞。 |
新聞傳播的要求、選擇 | A/B/C | (一)了解新聞傳播的真實性要求。 1、新聞真實性的科學含義。 2、新聞失實的特點、成因及防治。 3、在我國堅持新聞真實的極端重要性。 (二)了解新聞傳播的客觀性要求。 (三)了解新聞傳播的時效性要求。 (四)掌握新聞傳播選擇的標準。 1、理解新聞價值的概念,掌握時新性、重要性、接近性、顯著性、趣味性等五個新聞價值要素,能夠就具體新聞作品進行分析。 2、理解宣傳價值。 3、了解新聞法規。 |
新聞與輿論 | A/B | (一)輿論的特點與功能。 (二)輿論引導。 (三)輿論監督。 |
中國新聞事業的性質和特點 | A/B | (一)了解新聞媒介的雙重性質。 (二)了解中國新聞事業的基本性質和特點。 (三)明確黨性原則是中國新聞事業的一項基本制度。 |
新聞媒介的功能和正負效應 | A/B | (一)了解新聞事業的一般功能。 (二)了解新聞媒介的正負效應。 |
互聯網與新媒體 | A/B | (一)了解新媒體的特點。 (二)中國互聯網的特點和發展趨勢。 (三)新老媒體互動構建輿論新格局。 |
新聞采訪實務 | 新聞采訪概念及內容 | A/B | (一)了解什么是新聞采訪,理解新聞采訪的性質、特點和對象。 (二)了解新聞采訪的活動方式。 (三)理解新聞采訪與新聞寫作的關系。 1、新聞采訪時新聞寫作的前提和基礎。 2、新聞寫作是新聞采訪的體現和歸宿。 |
新聞線索 | A/B | (一)了解獲取新聞線索的渠道。 (二)理解新聞敏感和新聞價值的概念和內容。 (三)明確新聞敏感的培養方法。 |
新聞采訪策劃 | B/C | (一)明確新聞采訪策劃的定義。 (二)明確新聞采訪策劃的意義和作用。 (三)掌握新聞采訪策劃方案的擬定的寫作特點與要求。 |
采訪前期活動 | A/B/C | (一)了解釆前準備的益處。 (二)明確哪些采訪尤其要做好釆前準備。 (三)明確釆前準備的內容。 (四)掌握列采訪提綱的技巧。 |
采訪中期活動 | B/C | (一)理解訪問的藝術,掌握提問的技巧。 (二)理解現場觀察作用,內容,掌握現場觀察的方法和技巧。 (三)掌握在采訪活動中觀察采訪對象的心理等因素的技巧。 (四)理解當場筆錄在采訪過程中的重要作用,能夠正確做現場采訪筆錄。 (五)掌握在采訪過程中正確、合理進行采訪與記錄的技巧與方法。 (六)明確開座談會和記者招待會的注意事項。 (七)了解搜集資料的必要性。 |
采訪后期活動 | A/B | (一)了解深入采訪的要求,對材料驗證的方法和采訪筆記的整理有初步的認識。 (二)理解采訪后剩余材料的處理方法。 |
隱性采訪 | A/B | (一)了解隱性采訪的概念和歷史。 (二)掌握隱性采訪的優勢和劣勢。 (三)掌握隱性采訪的實施策略。 |
新聞寫作 | 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 | A/B | (一)了解新聞寫作的價值取向要求。 (二)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。 |
消息和通訊 | A/B/C | (一)了解什么是消息,理解消息這種新聞體裁的優勢。 (二)明確消息的組成部分和倒金字塔結構。 (三)了解什么是通訊和通訊的種類。 (四)了解消息與通訊的區別。 |
標題和導語的寫作 | B/C | (一)了解標題的作用和特點。 (二)掌握擬定標題的方法。 (三)了解導語的定義和作用。 (四)掌握新聞導語的寫作方法。 |
新聞工作者從業素養 | 新聞記者 | A/B | (一)了解新聞記者的工作作風。 (二)了解新聞記者的素質要求。 (三)了解新聞記者的知識架構。 |
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 | A/B | (一)了解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基本概念。 (二)掌握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的具體內容。 |
新聞工作者的基本素質 | A/B | (一)了解新聞工作者所應具備的綜合素養。 (二)熟悉播音員、主持人、編輯、記者等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規范。 |
備注:此表中能力要求A、B、C指考試目標中的能力層級。
Ⅲ.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
一、考試形式
1.考試采用閉卷、筆試形式,考試不使用計算器;
2.卷Ⅰ滿分為150分,考試時間為90分鐘;
3.卷Ⅱ滿分為100分,考試時間為60分鐘。
二、內容比例
主要知識點 | 試卷內容比例 |
新聞學概論 | 約30% |
新聞采訪實務 | 約35% |
新聞寫作 | 約20% |
新聞工作者從業素養 | 約15% |
三、考試題型
考試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、多項選擇題、判斷選擇題、新聞采訪寫作題等題型。